或许今天我们无法想象 9个老师承担两个专业 20多门专业课、3个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的情形,但在我校地质专业创建之初,我们9个人确实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完成了常规情况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1951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由稀土专家何作霖院士创办的地质矿物学系,后因院系调整并入东北地质学院地质矿产系地质矿产勘探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北京矿业学院、华东煤田地质勘探局徐州办事处、江苏省煤炭工业局、江苏煤矿专科学校工作。1963~1964年,淮南矿业学院、江西煤矿学院、江苏煤矿专科学校先后并入山东煤矿学院,随之也开始了我30多年的科大工作生涯。
合校以后,地质专业的教师有9人,当时隶属于我校采煤系地测教研室,主要承担采煤、矿建、经济3个专业8个班级的煤矿地质学和煤田地质勘探两门课程。1971年,我校与泰安煤矿学校合并,同时更名为山东矿业学院,“文化大革命”后期,国家经济建设逐渐恢复,百废待兴之时,煤炭经济更是经济发展的支撑,煤矿现场急缺地质方面的人才,我院顺时应势设立了地质专业,同年招收了矿井地质专业第一批学生,次年增设了综合找矿专业并招生,同时将矿井地质专业更名为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一下子新增两个专业,而教师并不能及时增补,随之而来的压力可想而知。两个专业加起来20多门课程,外加上述3个专业的相关课程,按常理9个教师根本无法完成。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大家在充分讨论和论证中达成一致,表示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改过去一人只讲一两门课的做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如原来讲授煤田地质与勘探的教师,经过积极自学和备课,接受了矿物学课程任务;由于综合找矿专业新增课程比较多,原来讲授煤矿地质学的教师,经过精心准备,分别讲授了区域地质、矿床学、普查找矿等课程;原来讲授水文地质课程的教师,积极开设了古生物地史课程。看似相近或相关的课程,准备起来需要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任课老师们心里最清楚。但是没有人抱怨和诉苦,大家勇挑重担,埋头苦干,团结一致,迎难而上,采用车轮式的讲课方法把两个专业以及外专业的地质课程全部承担下来,并取得良好效果。
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有些课程的困难不是老师单方面努力就能解决的,但是,只要教学计划上安排的课程,我们就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想办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如综合找矿专业的矿相学课程,需要通过矿相学特有的设备光片来讲授。当时学校只有岩石薄片,没有矿物光片。于是我们就通过同学的私人关系,邀请昆明工学院地质系矿相学专家前来讲授,讲完以后,我们还请他们把光片留下来支援我们,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上课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不乏科学院院士和副省级的领导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经过几代人 40多年的努力,我们的地质专业已经发展成了拥有 4个专业、70多个教师、1600多名学生的永利集团,为国家和煤炭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因为我们继承了团结拼搏、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勇于奉献的矿院精神以及立足专业、脚踏实地、齐心协力搞好教学的光荣传统,所以我们挺过了最艰难的创业阶段,使得地质专业这艘小船得以艰难生存,进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徐榜荣,教授,现已退休)(讲述:徐榜荣 整理:宋荣华)
(转自:山东科技大学官网-科大学者/故事栏目)